大家好,我是 Kelly!身為一個熱愛夕陽攝影的旅遊部落客,伊江島城山(也稱「伊江島タッチュー」)的夕陽美景一直是我心中難以忘懷的畫面。【伊江島】是沖繩本島西北方一座迷人的小島,而城山則矗立在島上,如同一頂尖尖的帽子,成為伊江島的象徵。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索這個夕陽攝影勝地。無論你是計畫自駕沖繩環島,還是單純尋找絕美黃昏景點,讀完這篇詳細指南,你將獲得:島嶼的歷史背景知識、為何城山夕陽如此獨特的原因、自駕上島的路線與停車攻略、最佳拍攝時機的建議、現場取景的貼心提示、四季變化對拍攝的影響,以及在地住宿與延伸資訊推薦等。換言之,這是一份從準備、抵達、拍攝到過夜都面面俱到的伊江島城山夕陽攝影攻略,讓你的旅程規劃更加輕鬆順利,捕捉到令人驚嘆的黃昏瞬間!🌅
目錄
1. 地點背景
在開始夕陽故事之前,先讓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座島嶼和城山的背景。伊江島(Ie-jima)位於沖繩本島的本部半島西北方約9公里處,是一座周長約22公里的小島,人口大約僅四千多人。從沖繩本島的本部港搭乘渡輪約30分鐘就能抵達這裡,所以常被稱作「適合一日往返的離島」。整座島嶼地勢相對平坦開闊,遍布甘蔗田與花田,但島中央靠東側卻高高隆起一座標高172公尺的岩山——這就是伊江島的象徵「城山」。由於外型尖銳挺拔,遠遠望去彷彿插在島上的一根巨型蠟燭,因此當地人以沖繩語稱它為「タッチュー」(Tatchū),意思就是「尖尖的東西」。有趣的是,「城山」日文漢字意為「城堡之山」,但史料顯示山上並沒有真正的城堡遺跡,它更像是一座天然聖山。傳統琉球信仰中,城山半山腰建有一處祭祀航海與豐收的聖地(城山御嶽),至今仍是島民重要的信仰場所。我第一次登上城山時,特別留意到了山路旁的鳥居和供奉處,彷彿走進一段承載著島上歷史的時光隧道。
城山本身在地質上也很特別——它的岩層年代比周圍的伊江島地層還古老約七千萬年!科學家發現這座岩山是經由罕見的「オフスクレープ現象」(地質較古老的岩盤被後來的新岩盤推擠,並翻騰到表面)形成。聽起來有點複雜,不過這現象在世界上據說只有伊江島能親眼見到,難怪城山對地質學家也充滿魅力。除了自然景觀,伊江島在近代史上也有一些篇章:二次大戰末期盟軍曾在此登陸並爆發戰事,使城山一度遭到炮火焚燒、草木不生。但令人欣慰的是,戰後數十年間,大自然自行療癒,讓當年赤裸的山體重新披上了綠裝。如今,城山頂峰四周長滿了植物和野花,每到春夏,路邊還能看到色彩鮮豔的扶桑花點綴其間,生機盎然。站在山頂極目遠眺時,我不禁感嘆:這座曾歷經滄桑的「聖山」如今依舊靜靜守護著伊江島,見證著過去與未來。

2. 為何這裡適合拍攝夕陽
你可能會想,沖繩美麗的夕陽這麼多,為什麼伊江島城山的夕陽值得大老遠跑一趟呢?讓我告訴你幾個讓我難以忘懷的理由:
獨特的地標剪影 & 壯闊背景:伊江島城山的外型實在太搶眼了!傍晚時分,當太陽漸漸往海平面沉落,天邊橘紅色的餘暉渲染出戲劇性的光影,此時那座孤立於島中央的尖峰岩山就成了最佳的前景主角。試想一下——夕陽輪廓映襯著城山的黑色剪影,山頭彷彿頂著一輪餅狀的落日,這畫面有多浪漫?許多攝影同好(包括我自己)都喜歡嘗試利用遠近法拍出讓夕陽“穩穩停在”山頂的創意照片:只要站在對的位置,透過鏡頭望去,橘紅太陽剛好像顆蛋黃一樣擱在城山尖端,那一瞬間真的會讓人興奮得喊出聲呢!雖然要捕捉這種效果需要一點巧合角度和計算,但城山提供了這樣獨一無二的構圖可能性。更棒的是,城山幾乎沒有其他高地物遮擋,孤峰配大海的構圖簡潔有力,無論你用廣角拍整個島嶼風光,還是用長焦拉近夕陽與山峰,都能拍出極具辨識度的作品。
360度的遼闊視野:如果你選擇爬上城山山頂迎接黃昏(稍後我會詳細說明怎麼上去),那等待你的將是四面無遮蔽的環景視野。這是沖繩地區少數能夠360度觀景的制高點之一!我記得自己氣喘吁吁爬上頂時正值傍晚,一轉身便看見遼闊的東シナ海(東海)映著夕陽波光粼粼,遙望南方還能看到沖繩本島本部半島的輪廓——彷彿整個世界都在腳下緩緩染上金紅色。日落時分,你可以向西拍攝太陽沉入地平線的壯闊海天一線,又可以轉向東拍攝餘暉撒在島嶼田野和鄰近島嶼上的景象;天空從明亮橙色漸層為淡紫與深藍的過程如夢似幻。正因為視野極佳,城山的山頂是攝影人理想的“天空平台”:可以同時捕捉到夕陽、西邊海面的雲彩,與東邊暮色中逐漸亮起的點點星光。如果運氣好,傍晚的雲隙間還可能出現耶穌光(丁達爾光束)灑落海面,畫面美得令人屏息。總之,城山給了我們攝影師一個一站式的夕陽觀景台,不用換地方就能取多種角度。
島上與島外皆成風景:伊江島的夕陽之美不僅僅限於站在山上看日落。如果你身處沖繩本島的沿岸,例如傍晚在本部町的備瀨崎或瀨底島海邊散步,你也能遠遠望見伊江島在落日餘暉中的身影。夕陽西沉時分,整座伊江島和那顆尖尖的城山只是剪影,但天空映照著島嶼輪廓投下粉紫的暈光,散發出一種寧靜的詩意。我曾經在本部港附近等待渡輪時偶然瞥見這景象:對岸的伊江島彷彿浮在金色海面上的墨色剪影,真的有把我看呆了幾秒。難怪許多遊客在沖繩本島參觀完水族館或海灘後,傍晚都會說「哇,那邊那座小島在夕陽下好漂亮」,指的就是我們的伊江島呢!因此,城山的夕陽美景其實跨越了島嶼本身,成為北部沖繩地區黃昏天際線的一部分。如果你熱愛攝影,來伊江島等於收穫雙重題材:既能登高望遠拍壯闊落日,又能退遠取景拍山島剪影,怎樣都值得。
獨特氛圍與故事性:作為旅人和攝影者,我一直相信一張好的夕陽照,除了美,還應該講述一個地方的故事。城山滿足了這一點。夕陽映照下,你不僅看見美景,也感受到伊江島的人文與自然交織:曾經為航海者引路的山峰、孕育居民信仰的聖地、戰火中倖存又復甦的大地,都蘊藏在那靜靜落下的夕陽時分。記得有一次我在山頂遇到一位在地的老爺爺,他告訴我,每年島上春天的百合花祭期間,常有攝影愛好者專程帶大砲鏡頭來這裡拍「百合花田+夕陽+城山」的夢幻組合照。聽完後我對著遠方餘暉下的一片花海,腦中浮現出的畫面竟有些感動——原來這一座小島的黃昏美景,早已連結了自然風光、文化節慶與人的情懷。在城山看夕陽,不僅是賞景,更像是在體驗這座島嶼浪漫而深沉的一刻。
綜合上述種種,伊江島城山被我列入沖繩夕陽攝影的天堂名單實在當之無愧。無論你是要捕捉壯麗日落、玩創意剪影,還是單純享受靜謐動人的黃昏氛圍,這裡都能滿足你。接下來我會一步步分享如何抵達這個美麗角落及拍攝時的實用資訊,讓你親自來體驗時也能有所依循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繼續吧!📷🌇
3. 地圖資訊
要前往伊江島和城山,了解地理位置和路線是第一步。以下是在地圖上的相關資訊:
- 伊江島的位置:伊江島位於沖繩本島西北方海域,在地圖上你可以找到「伊江島(Ie Island)」,它與本島隔著一小段海峽,離本部半島約9公里。一般遊客會先到沖繩本島北部的本部町,再從那裡坐船前往伊江島(別擔心,後面會詳細說船班和自駕路線)。
- 城山(伊江島タッチュー)的座標:如果你想在地圖上精確定位城山的位置,可以搜尋伊江島 城山,或直接輸入北緯26.7198°,東經127.8071°。這組座標對應的地點就是城山山腳附近的登山口位置。在 Google 地圖上點擊上述座標,會顯示出伊江島城山所在的區域(順便一提,郵遞區號是905-0501,屬於沖繩縣國頭郡伊江村)。
在地圖上熟悉位置後,是不是對接下來的行程心裡更有底了呢?接下來我們進入交通方式的部分。
4. 自駕前往方式
如何自駕到伊江島城山? 別看伊江島是一座離島,自駕過去其實相當順利方便,只是過程中需要搭乘短程渡輪。以下我會分成兩段來說:先從沖繩本島開車到渡輪登船地(本部港),然後乘船登島後開車到城山下的停車處。跟著我的經驗走,一步一步來就不會錯囉!
①沖繩本島 → 本部港(搭乘渡輪):
大多數旅人會從沖繩本島北部的本部港(Motobu Port)乘船前往伊江島。假如你人在那霸或本島其他城鎮,需要先自駕北上到本部港。
- 從那霸出發:建議走沖繩自動車道高速公路一路往北,在終點許田交流道下高速(收費約¥1040),轉接一般道路58號和449號往本部方向。車程約需1.5~2小時(依交通狀況而定)。我自己是中午時段從那霸開出發,大概下午2點左右抵達本部港附近,中間還在服務區休息了一下,算滿輕鬆的。
- 從美ら海水族館/名護附近出發:就更近啦!本部港距離知名的美ら海水族館區域只有約10分鐘車程。如果你前一天剛好在名護或美ら海一帶玩,隔天早上直接開到本部港搭船,是最節省時間的安排。
本部港其實不大,但請務必導航設定到正確的渡輪碼頭——全名是「本部港渡久地地区旅客ターミナル」。有個小提醒,我一開始用Google導航時,只輸入「本部港」結果帶錯路跑到附近的漁港去了😂。正確的位置在本部町渡久地區,靠近一座立體停車場(那裡也是停車處)。
到了本部港渡輪碼頭後,購票搭船即可。前往伊江島的是伊江村營的汽車渡輪(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車)。這裡分享幾個要點:
- 船班時刻:平常季節每天固定對開4班船。從本部港出發的時間通常是上午9:00、11:00,下午15:00、17:00;由伊江島返回本部的是上午8:00、10:00,下午13:00、16:00各一班(2024年的時刻表供參考)。暑假旺季和黃金週等假期可能會增開班次(最多到5~8班)。建議你出發前查詢最新的時刻或致電確認票務,以免臨時有調整。(附註:伊江村公所網站上提供最新的船班/票價資訊,日文雖然看不懂也可請旅館或在地人協助確認。)
- 船程與票價:船行時間約30分鐘,一晃就到了,不會太久。單程票成人¥730,汽車運輸費用另外計算(以一般小型車約¥2500單程,不同車長價格不同)。建議買往返票會稍微省一點點。像我當時帶著租來的小車同行,為了安全有預約船位,順利上船後在甲板吹吹海風、欣賞一下四周的小島風光,一下就靠岸伊江島了。
- 載車及預約:重點來了!如果你要開車上船,強烈建議事先預約車位。本部港的渡輪一次大概只能運載30輛左右汽車,尤其夏天旅客多,沒預約恐怕會遇上客滿上不了船的窘境。預約方式可以透過伊江村營企業課的電話(+81-980-49-2255)或官方線上系統提前訂位(通常開放2個月內的訂位)。我個人那次是請飯店櫃檯幫忙打電話預約的,非常順利。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:有些租車公司規定不允許將車輛開上離島,租車前最好向租賃公司確認一下條款。不然若被發現違規,保險可能失效,而且對車子不好喔。我因為事先看了一些網友經驗,就挑選了允許上渡輪的租車公司,辦理手續時也主動說明會去伊江島,對方也沒有異議。總之,確認清楚比較安心。
- 港口停車與等候:如果你不打算開車上島,把車停在本部港也是可以的。港口有一棟立體停車場(約85個車位),收費不貴,每天上限¥500左右。我有遇到一些旅客選擇把車停本島,徒步帶相機上伊江島拍照、過夜,隔天再回來拿車。這也是個方法。如果和我一樣開車上船,那記得提早至少30分鐘抵達港口,辦完車輛乘船手續,將車開到工作人員指示的車道排隊等候即可。上船時會引導你把車停好在船艙,拉好手剎車並記得隨身帶走貴重物品,上甲板吹風看海去吧!
②伊江島港口 → 城山登山口停車場:
經過愉快的船程,半小時後渡輪抵達了伊江島的伊江港。一下船,你的手機導航通常會自動更新定位到伊江島上。從這裡開始,就是真正的離島自駕了!好消息是伊江島的道路很簡單,幾乎不可能迷路:環島有一條環狀的主要道路,還有幾條貫穿內陸的小路,而通往城山的路非常明顯。在港口你會看到指向「城山登山口」的路標,基本順著走就對了:
- 距離與路線:伊江港距城山登山入口大約2.5公里。開車只需7~10分鐘。出港口後先上縣道225號往南或往東都可以繞到城山(我習慣出港口後先右轉朝南,沿著路邊看得到的「城山→」指標開)。島上路況良好,大多是雙向單線的平坦柏油路,而且幾乎沒有紅綠燈😂,開起來很輕鬆。快到山腳時會轉入一段上坡小路,不久就抵達城山南登山口的入口區域。你會先經過一個寫著「城山登山口」的牌樓,旁邊還有間小小的土產店。繼續往上開一小段,路的盡頭就是登山口停車場。
- 導航設定:如果使用GPS導航,在伊江島上可以輸入目的地電話號碼「0980-49-2906」。這是伊江村觀光課的聯絡電話,導航會帶你到城山附近(因為城山本身沒門牌號碼,用官方單位電話導向最可靠)。也可以試著找地標名稱,如有些導航App上已標示「城山停車場」或「伊江島タッチュー登山口」。我親身經驗是手機 Google Maps 非常給力,定位毫無誤差。我一邊欣賞沿途田野風光,一邊跟著導航箭頭走,不一會兒就抵達山腳下了。
- 停車資訊:城山登山口處有一片免費停車空地,大約可容納10~15輛車。我到的時候是平日下午,只有兩三台車停著,幾乎等於包場。如果是假日時段或百合花季遊客較多,可能會稍微熱鬧但通常也夠停(這裡不像觀光大島,不會出現停車擠爆的情況)。把車停好後,抬頭就能看到城山高聳在眼前——真的超級近,讓人瞬間有種「哇我真的開到這個傳說中的地方了」的小興奮!
③島上代步其他選項:
雖然本文重點在「自駕」,但我也簡單提供一些額外資訊給可能無法自行開車的朋友:
- 伊江島上有租車、租機車與腳踏車服務。一出港口就能看到幾家業者在招呼客人,非常方便。島不大,騎自行車繞島一圈也很愜意(只是到城山要爬坡,騎腳踏車會稍累,要有心理準備😂)。電動輔助自行車或機車會輕鬆很多。
- 島上有數量極有限的計程車(大概就6輛Taxi在島上營運),可以在渡輪碼頭的觀光案內所詢問叫車。距離短可能費用還好,不過如果之後還要去其他景點,租車或自駕會經濟許多。
- 島上也有觀光巴士或小型巴士團體行程,但班次很少,大部分自由行旅客不太依賴公車。我那天環島幾乎沒看到公車的蹤影。
好了,現在你和你的車都順利抵達城山登山口了!接下來,「何時去登山拍攝最棒?」以及「上山後要注意些什麼、小技巧有哪些?」我們在後面的章節會聊到。先休息一下,喝口水,準備迎接夕陽之前的爬坡挑戰吧~ 🚗🗻

5. 最佳抵達時間
夕陽攝影有句老話:「早十分鐘,黃金萬兩」。選對時間抵達能讓你搶得先機、拍到最理想的光線。我們來談談在伊江島城山看夕陽,究竟該什麼時候到比較好,以及一些時刻相關的訣竅。
🌇 日落時間掌握:首先,你需要知道當天太陽大約幾點下山。沖繩地區的日落時間隨季節變化:
- 夏季(6~8月)日落較晚,大約在18:45~19:20之間(7月下旬最晚,可接近7點20分)。
- 冬季(11~1月)日落較早,大約在17:45~18:00左右(12月底最早,約5點50分天黑)。
- 春秋兩季則介於兩者之間,例如4月約18:30,10月約18:00上下。
在出發前,建議用手機查詢「沖繩○月○日 日落時間」或直接問在地人,我每次出發前都有確認,畢竟掌握好日落時刻才能反推抵達與上山的時間。通常我會在預定日落前至少一個小時就抵達登山口準備。這樣可以從容地爬山、踩點和構圖,不會手忙腳亂。舉例,如果當天日落18:30,我大概17:20前就把車停好,在山下做最後準備。
🥾 爬山與卡位時間:從停車場走到山頂視個人體能,大約10~20分鐘不等。城山的登山步道主要是石階梯,陡峭但不長。以我一個平時有在運動的成年人來說,大概10分鐘就能攻頂;但若你想悠哉邊走邊拍照,或者帶著器材比較多,抓15分鐘以上較保險。山頂空間不大,能站立和拍照的區域稍嫌擁擠,所以提早上去卡位很重要。通常遊客不會太多,但萬一同時有好幾組人馬都在山頂架腳架,你晚到就只能在後面乾瞪眼了。我還記得有次在夏天,一組本地攝影同好提前一小時就上山佔據最佳視角聊天等落日,我也好佳在提前到了,不然好位置早沒了😁。總之,建議在日落前20~30分鐘一定要登頂到位。這時間段天光還亮,你可以先拍些環境照、測試構圖,等待太陽慢慢靠近地平線。
⏰ 提前暖場黃金時刻:其實,日落前的半小時往往光線已經超美!所謂「黃金時段」(Golden Hour)就是在夕陽完全落下前後那段柔和的光線時間。讓我以自己的經驗為例:我在城山上17:45左右就開始拍攝,當時太陽還在比較高的位置,但天空色溫逐漸轉金黃、光線角度變低,把伊江島田野和海面都鍍上一層蜜糖色。如果只等日落最後十分鐘才按快門,真的會錯過好多變化多端的美景。所以千萬別掐點才上山,提早一些,你可以拍到「夕陽西下前漸變的天空色彩」、「太陽尚未落時映射整個島的金色光線」,甚至包括自己的構圖練習。有一次我還趁太陽尚高時,用小道具拍了張搞笑的「我用筷子夾住夕陽」照片,很有趣!這些都只有在提前抵達才安排得來。
⛅ 注意天氣及彈性:計畫時間還要考慮天氣因素。假如當天下午雲層較厚,可能日落光線提前減弱,那麼更要提早佈局,捕捉太陽鑽出雲縫的瞬間。反之,如果天氣晴朗無雲,日落過後的「藍調時間」(Blue Hour,大約日落後30分鐘內)也很值得多留一會兒再下山。我記得有次天空幾乎無雲,我一直待到太陽下去後20分鐘,整片天空先是粉紫,繼而深藍,島上點點燈火亮起與殘光交織,拍出了非常寧靜的暮色作品。所以別急著收隊,可依當時狀況多停留片刻。當然,要留到天全黑才下山的話,記得要有手電筒照明並注意安全(稍後會談到)。
🚢 日落與船班的取捨:這點很重要:由於伊江島開往本島末班船在下午4點就開走了(平日16:00由伊江港發船),想要親眼看城山日落的朋友務必計畫在島上過夜。如果你原本打算當天往返,那是無法看到真正的日落時分的,因為你下午搭最後一班船離開時,天還大亮呢!像我每次來拍夕陽都會在島上住一晚,隔天早上再坐第一班船回本島。雖然多花一點住宿預算,但換來充裕的黃昏攝影時間,絕對值得。而且夜宿小島還有額外收穫——入夜後沒什麼光害,可以看滿天星斗,這是大城市看不到的美景(甚至能嘗試拍星空或星軌,器材允許的話)。島上晚上很安靜,只有蟲鳴和海風,我個人每次住在島上都覺得身心都被療癒了。
總而言之,「早到不嫌早,晚了追悔莫及」是我對夕陽攝影的座右銘。在伊江島城山拍日落更是如此。如果可以,寧願多預留一些時間緩衝,靜靜感受太陽西沉前每一刻的光線變化。事實證明,每次我提前上山,都能拍到意料之外的美妙瞬間。而臨近日落才趕到的人,往往手忙腳亂還錯過精彩。相信我,提早到場、守候黃昏絕對讓你的夕陽照片更上一層樓!😉

6. 攝影提示與建議
身為一位熱愛夕陽的攝影玩家,我深知在現場掌握狀況、靈活運用技巧的重要性。以下是我總結的幾個在伊江島城山拍攝夕陽的實用Tips,包含攝影角度、器材準備以及當地環境應對等,讓你的拍攝體驗更順利、作品更出色:
▶️ 選擇合適的觀賞&拍攝點:
- 山頂 vs. 山腰: 攝影者通常有兩個主要選擇:登上城山山頂 或 在山腳/遠處取景。山頂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——視野極佳,可自由選擇朝向。站在頂峰向西就是遼闊海平面夕陽,向東則是暮色映照島嶼的景致。如果想拍攝壯闊景觀照或全景影片,山頂是絕佳位置。但缺點是空間有限,構圖時難免會有其他賞景人仕入鏡,還有強風可能影響腳架穩定。山腰或遠處則適合拍攝城山本身的輪廓融入夕陽景色中。例如,不攀登山頂而留在半山停車場附近的觀景平台,其實也能看到不錯的夕陽角度,而且可以把整座城山和天空一起納入畫面。另一個遠處取景的選擇是島上的西側海邊:比如在伊江島西岸的海灘(如GI Beach或港口附近海濱),能拍到夕陽沉入海平線+城山遠遠矗立在背景的構圖。我曾在伊江港旁的防波堤等日落,畫面中左側是漁船、右側遠遠是城山剪影,夕陽在兩者之間的海天交界處落下,別有意境。如果有夥伴同行,不妨可一人上山、一人留山下,各取不同角度,事後交換照片,那收穫可就翻倍啦!😄
- 最佳角度建議: 在山頂時,我個人最愛的是面向西偏北的角度。因為伊江島的西北方幾乎純粹是大海無遮蔽,夏季太陽略偏西北下山時,剛好可以對著無敵海景拍攝。而面向正西除了海平面,遠遠還隱約可見下地島或其他小島陰影,也很有層次。如果在山腰或停車場,可以找稍高的小丘,利用前景的灌木或山石作為陪襯,城山當主體,太陽在旁側或背後形成朦朧光暈,這樣照片會很有景深和構圖趣味。至於島西側海邊的話,建議選擇有一些前景元素的點,比如礁石、沙灘上的漂流木、或碼頭剪影等,避免畫面只有日落和城山,缺乏近處趣味。我曾在伊江島著名的湧出(湧出展望台,在西北岸)附近拍夕陽,用欄杆和海蝕洞口作前景,效果也不錯。不過那裡需稍走一段路,時間充裕時可以考慮。
▶️ 攝影器材與設定小技巧:
- 鏡頭選擇:建議攜帶廣角和中長焦鏡頭各一。廣角(16mm左右)適合在山頂環境,把壯麗天空和整個島嶼一起納入,拍「人在景中」的大場面。中焦或輕便長焦(50-200mm區間)則能捕捉夕陽和城山的特寫,例如壓縮遠近讓太陽看起來很大地「戴」在山頭上,或拉近拍日落時山頂上人們歡呼的剪影等等。我上次帶了24-70mm和70-200mm兩顆鏡,都派上用場:70-200mm捕捉到了超大的橘紅太陽貼著山邊輪廓落下那幾秒,自己非常滿意!若有手機,建議也帶上,廣角模式和延時攝影功能都可以玩,比如拍個夕陽滑落的縮時影片,也是很棒的回憶。
- 腳架和穩定:一定要帶腳架!城山山頂的風相當強,特別是開闊處常有勁風吹過,人站都有點晃,更別說手持穩定拍低速快門了。我通常黃昏時會架好腳架,先用快門線或自拍延遲拍幾張HDR曝光的夕陽照,再轉拍影片或延時。山頂岩石地面不平,三腳架要調整好角度踩穩。另外,掛好相機背帶,以免強風吹倒器材。我曾目睹有遊客的手機因大意放在岩石上被吹下懸崖,好險只是嚇一跳😅。停車場或其它觀景點風小些,但為保險,腳架依然必備,傍晚光線弱時派上用場。
- 相機設定:夕陽場景光比大,可以嘗試包圍曝光(Bracketing)幾張,以便後製合成保留高光與暗部細節。我常常三張曝光(-1EV, 0, +1EV)連拍,回去用HDR軟體合成,效果很好。白平衡方面,我喜歡手動偏暖一些,大約設定日光或陰天模式,讓橘紅色更飽和。如果拍攝剪影效果,就刻意欠曝一點讓主體變黑。而想保留人像細節的話,可以使用填充閃光或LED補光燈,在面對鏡頭的人的臉上補一點光(這在山頂可以拍出人與夕陽合影,背景不至於全白)。儘管當下沒有閃光燈,用手機手電筒也聊勝於無。我曾幫旅伴拍剪影人像側面輪廓,為了讓輪廓更清晰,就拿手電在側後方打了一點光勾勒髮絲,效果出人意料地好。對焦方面,一開始光線充足可用自動對焦對在山或太陽邊緣。太陽接近地平時光線刺眼,可切換手動對焦避免對焦猶豫。還有,別忘了減光鏡!如果有ND減光鏡或偏光鏡,可以在太陽還高掛時使用,柔化光芒、加強雲彩紋理。我通常帶一片ND8、ND64,有漂亮雲層時試試長曝拍雲朵絲絹感。
匯總以上建議,最想強調的是:在確保自身安全與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,大膽嘗試各種角度和手法!夕陽本就是變化萬千的,你多走幾步、等幾分鐘、換個設定,都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作品。我每次在城山拍攝都會試著創新:有時專注捕捉夕陽染紅天際的雲彩,有時玩玩剪影創意,有時甚至錄段夕陽即時落下的影片。這裡的環境條件允許你發揮想像,而不只是呆呆按快門。所以,拿出你的相機,好好享受這場與落日的對話吧!📸🌅

7. 四季提醒
伊江島的夕陽雖然一年四季都有迷人之處,但不同季節到訪,整體體驗和拍攝條件會有一些差異。我將以春夏秋冬為序,分享各季節的特點、優劣,以及在城山拍攝夕陽時需要注意的事項。這樣你可以根據自己出行的時間,更有針對性地做準備或期待喔!
春季(3~5月):百合花海與舒爽氣候
特色:春天的伊江島可以用「清新燦爛」來形容。3月左右氣溫漸暖(日間約18-24°C),空氣通透涼爽,非常適合戶外活動。4月下旬到5月初更是島上最著名的「百合花祭」季節——在城山北側的伊江島百合園,成千上萬朵純白的鐵砲百合盛開成海,一直延伸到海邊。一望無際的花田配上塔立遠方的城山,美得像童話。夕陽時分,金色斜陽灑在一片雪白花海上,這場景光用想的都醉人!很多攝影人士會特地選這時候來,就是為了拍「夕照百合花」。
拍攝建議:春天的夕陽角度較偏西方,從城山山頂看,太陽大約落在正西偏南一點的位置。由於空氣相對乾淨少濕氣,春季的落日顏色通常鮮豔飽和,而且常有一些雲層讓晚霞更有層次。建議多利用周圍環境元素入鏡:如果碰巧在百合祭期間,強烈推薦在百合花田裡找前景拍夕陽。可以嘗試低角度把幾朵百合特寫在前,背後是遠遠的夕陽與城山,畫面浪漫至極。不過要注意不要踩踏花田,園內有步道可以找到合適角度。我第一次在百合園拍照時有點拍到忘我,多虧一旁工作人員善意提醒我才注意腳下😂。另外,春天傍晚氣溫舒適,但近黃昏時仍需一件薄外套,山風吹久了會涼。
注意事項:百合花祭期間(通常4月下旬到5/3~5左右的黃金週),島上遊客增多。這段期間渡輪可能增開班次,但船和島上民宿都比較滿,記得提前預訂。我曾經4月底臨時起意想去拍花,發現船票和住宿都一位難求,最後改期。山頂看夕陽的人也比平時多,但基本還不至於擠爆,只是可能會熱鬧些、拍照取景需要稍微排隊。還有一點,4月下旬沖繩開始進入梅雨季(通常持續到6月中旬左右),所以5月天氣會逐漸轉潮濕,有時午後雷陣雨。如果5月訪問,傍晚前注意天氣預報,帶上摺疊傘或相機防雨套以防萬一。但梅雨季的好處是常常雨後天晴瞬間給你驚喜的火燒雲!所以春夏之交雖有雨,但也可能收穫特別絢爛的霞光唷。
夏季(6~8月):炙熱陽光與繽紛雲彩
特色:夏天的伊江島是熱力四射的。6月中下旬梅雨結束,進入盛夏,日照強烈、天藍海碧。7、8月白天非常炎熱(氣溫約30~33°C,高濕度),好在日落時間也晚,通常19點左右天才黑。我觀察到夏季夕陽往往特別鮮豔,因為大氣中的水汽和對流旺盛,容易形成巨大雲朵,日落時會被染成燦爛的橘紅、玫瑰紅色調,甚至出現戲劇性的「火燒雲」景象。我去年8月來時,就碰上一整片天空變成燃燒橘紅的壯觀場面,持續了將近10分鐘,讓在場的我們看得目瞪口呆互相擊掌!夏季也是星空能見度很高的季節(除非遇到颱風或鋒面),許多天文迷會利用暑期到離島觀星。伊江島夜晚沒有城市光害,成為不少攝影師捕捉銀河的秘密據點之一。
拍攝建議:夏季夕陽位置偏西北,所以如果站在城山上,太陽可能會略往右側落下,有時候剛好落在沖繩本島和伊江島之間的海面上。這時候能拍到遠處沖繩本島的山影剪影加上日落,層次豐富。我曾在八月拍到過夕陽貼著本部半島邊緣而落的照片,前景有本島山影,中景大海,後景太陽和雲彩,頗為特別。建議夏天可以使用減光鏡輔助拍攝高光雲彩,夏天空氣中濕氣多,陽光很刺眼,有時減2-3檔光可以讓晚霞色彩更飽和突出。另外一個夏季優勢是藍天白雲比例高,下午通常有漂亮的白雲點綴,構圖時不妨將天空多留一些在畫面上,凸顯夏日時分那種悠閒又壯麗的氛圍。太陽大時利用雲朵部分遮擋,露出光芒四射的邊緣,也能得到很動人的照片。
注意事項:盛夏季節最大的挑戰是酷熱與暴曬。想在傍晚捕捉好光線,你可能需要下午就上島勘景或等待——務必做好防曬和補水!帽子、太陽眼鏡、防曬乳都要帶。尤其登城山那短短幾百階樓梯,若是午後大太陽底下走,會汗如雨下(我親身體驗,一路汗水直流,幸好帶了毛巾和水)。傍晚時雖太陽斜了些,紫外線仍強,不可輕忽。此外,午後雷陣雨和颱風是夏季不確定因素。7-9月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活躍期,出發前密切注意天氣預報。如果有颱風逼近,渡輪可能停航、島上行程得取消,安全第一。一般的午後雷陣雨常在傍晚前停止,但萬一下起傾盆大雨擋住夕陽,就只好聽天由命改隔天了。我印象中前年8月來時第一天陰天,幾乎沒看到夕陽,但隔天就是滿天火燒雲,算老天彌補吧。總之夏季行程宜彈性,預留多一天做備用。最後別忘了電解質補充,大熱天拍攝體力消耗大,帶瓶運動飲料或吃鹽糖,有助避免中暑或抽筋。
秋季(9~11月):怡人秋高與雲淡風輕
特色:秋天的伊江島,被我稱為「攝影人的甜蜜點季節」。9月上旬還殘留著夏末余熱和一些颱風可能,但到了10月天氣逐漸穩定涼爽,空氣能見度很好,既沒有梅雨的潮濕,又不像深冬易多雲。秋高氣爽讓日落的色彩往往通透明亮,多少有一點北國秋日の清澈感。10月中下旬以後,日落時間提早到6點出頭,對旅人而言反而方便——不需要太晚就能欣賞到落日美景,之後還有時間吃晚餐休息。我在10月造訪城山時,最大的感受就是「舒服」!傍晚的風帶點涼意但不寒冷,在山頂等日落不再揮汗,反而想披條薄披肩享受微風。這季節遊客數也較適中,暑假已過、日本本土的旅客多轉去賞楓,沖繩離島變得清靜,其實很適合前來。
拍攝建議:秋季的日落方位大約重回接近正西。因為空氣中濕度下降,夕陽顏色可能沒有夏季那麼濃烈,但會呈現清爽的金黃和橘紅。這時非常適合逆光剪影創作。由於能見度高,你能清楚勾勒出城山、人物或建築物的輪廓線,非常乾淨俐落。我當時就拍了一系列身穿長裙的朋友在夕陽下張開雙臂的剪影照,人與山的線條都無比清晰,背景色調純淨柔和,頗受好評。秋天的雲彩通常較少厚重積雨雲,多為一些高層雲或卷雲,這些雲在日落時會被染成粉嫩的霞輝,美而不妖。我建議傍晚可以多仰拍天空的構圖,比方說以山頂岩石為下框,廣闊天空為主體,讓那片高掛的雲燦爛地演出。另外秋季傍晚陽光角度較斜,整個島嶼(尤其城山西側的岩壁)都被刷上一層迷人的橘光,從側面拍城山本身也很好看。可以開車繞到城山西邊腳下(島上有路可抵近山腳另一側),取低角度仰望城山被夕照染紅的雄姿,這也是獨特的秋日時景。
注意事項:9月仍處颱風季,要小心行程受影響。等進入10月-11月,一般天氣都不錯,但日夜溫差開始加大。白天還有27~29°C,到了夜裡和清晨可能降到20°C以下。我十月中旬那次,晚上在戶外吹風,其實會覺得有點涼需要穿薄外套長褲。如果你打算黃昏一直待到夜晚拍星軌,記得多穿一件衣服或準備輕便外套御寒。秋季蚊子依然存在,特別是9月雨季後殘留的積水養出的蚊子不少,防蚊措施別省。此外,11月開始日落時間提早且夜晚拉長,如果住一晚的話,可以善用長夜拍星星或悠閒散步,但也意味著白天可用時間稍短,白天島上景點探索要掌握時間,不要玩太晚錯過夕照。好在伊江島不大,一下午足以逛完主要景點然後準時登山等日落。總體而言,秋天在我心目中是觀賞城山夕陽的黃金時節:氣候宜人、光線條件佳、遊人適中,是不折不扣的「爽」!
冬季(12~2月):靜謐清澈與雲層變幻
特色:冬季的沖繩不像日本本州那樣嚴寒,下雪更是極罕見。但12月至翌年2月的伊江島,天氣偏涼且多變,時而晴朗透徹,時而陰雨綿綿。平均氣溫約15~18°C,遇冷鋒低至10度出頭都有可能,所以體感溫度差距大。冬天的大氣透明度很高,一旦放晴,可以看到極遠處的島嶼和星星。我曾在1月造訪時碰上一整週陰天小雨,幾乎看不到漂亮夕陽;但幸運的是最後一天傍晚雲開天青,我馬上衝上城山,結果拍到了全年視野最極致清晰的日落:連那霸方向的山脈輪廓都微微可見,天空顏色卻是冷冽的淡藍漸層,加上一抹金紅的落日——色調和夏秋的暖橘大不相同,別有一番淒美感。冬季的夕陽色溫偏冷,光線穿透力強,照片往往顯出更淡雅的橙色和大面積薰衣草紫的暮光。由於季風影響,冬天海上常有低矮雲層快速移動,有時太陽會「躲迷藏」,忽隱忽現在雲塊間。
拍攝建議:冬日時若遇晴天少雲,那可說是精華中的精華!此時的夕陽非常「純粹」——一輪紅日在清朗的天空徐徐下降,觀感沉靜而深邃。我建議用長焦在晴空背景下多做創意:例如拍超大視覺的落日(利用長焦壓縮和晴朗空氣可行),或對焦在空無一物的天空中那顆孤獨太陽,用負空間構圖營造藝術感。如果雲層較多,則要靈活應對:可以等。冬天經常太陽被雲擋住,只露出霞光,但千萬別因此早早放棄下山——有時就在落下前幾分鐘,太陽會在地平線附近的雲隙中突然現身,那短短的露臉反而格外耀眼動人。因此務必守候到最後一刻。另外冬季雲多時,可嘗試多拍攝雲層本身。我曾捕捉到一幅景象:城山上空密雲奔馳,但西邊地平線一小段開口使得陽光傾瀉而出,那穿透雲縫的光芒像天使降臨般灑在海面——畫面充滿戲劇性。冬天就要等待這種雲與光的拔河瞬間。還有,冬季日落早(5點多),完全天黑也不晚,因此有精力的話可以順便拍夜景和星空。冬季的星空有獵戶座等壯麗星座掛在南天,城山山頂拍星星亦是良機(但真的很冷,要注意保暖)。
注意事項:冬季天候變化莫測,一天內陰晴反覆很常見。出發前如果預報持續陰雨,可能要降低期待值甚至考慮更改日期。伊江島冬天也常起強風大浪,渡輪有機率停航或大幅顛簸。我上次2月離島那天風浪大,渡輪晚班取消,好在我早班走,不然得多困一天。所以行程上預留浮動空間很必要。穿著方面,保暖防風是關鍵。山頂空曠,冬季吹的可是涼颼颼的北風啊!當地人冬天看夕陽都是全副武裝—外套、帽子、甚至手套。我當時輕忽只穿薄長袖上去,結果凍得發抖,相機都拿不穩,教訓深刻。因此就算白天温暖,傍晚仍建議攜帶禦寒衣物。最後,冬天日照時間短,白天拍攝活動緊湊一些較好,不要錯過稍縱即逝的夕陽窗口;但也因夜長,可以好好享受島上的漫漫長夜,泡杯熱茶看星星,體驗難得的離島寧靜。
綜上所述,伊江島城山的夕陽一年四季各有風情:春天有花有希望的色彩,夏天熱烈奔放雲蒸霞蔚,秋天清爽宜人層次豐富,冬天靜謐冷冽光影交錯。無論你何時造訪,都能找到屬於那個季節的獨特之美。只要做好準備,帶著觀察的心和靈活的拍攝策略,城山夕照都不會讓你失望。我個人最愛秋天的通透與夏天的絢爛,但其他季節的特別瞬間也常常驚喜不斷。你心目中嚮往的是哪一種呢?不妨按照你的時間安排,帶著這些季節提醒前往體驗,說不定會開創屬於你的最佳攝影季節哦!🍁🌴❄️🌸

8. 推薦住宿
在伊江島欣賞完迷人的夕陽後,如果能留宿島上,一邊回味黃昏美景、一邊享受離島的寧靜星空之夜,那將是行程中極為難忘的一部分。這裡我以不同的預算和喜好,精選了幾間我所了解或親身體驗的住宿選擇,供你參考。從舒適的度假飯店到平價的家庭民宿甚至露營營地,全都涵蓋,讓各種旅行風格的你都能找到合適的落腳處!
- YYY CLUB iE RESORT(ワイワイワイクラブ イエリゾート) – 豪華舒適,觀景絕佳
如果你想犒賞自己,體驗南國離島的豪華度假氛圍,YYY Club iE Resort絕對是不二之選。這是一家位於島東岸海濱的度假酒店,擁有全島唯一的全客房海景設計。我上次造訪時雖然沒住這裡,但特地去參觀了酒店的海邊露台和餐廳,真心被它的環境美呆:無邊際泳池旁就是一片私人沙灘,坐在躺椅上即可遠眺城山和遼闊大海。傍晚時分,酒店的露天吧台還提供歡樂時光飲料,可以一邊啜飲沖繩雞尾酒一邊欣賞夕陽,非常愜意。房間裝潢走雅緻的南洋風,全都有陽台,可以在自家陽台拍攝日出(是的,酒店朝東也適合看日出!)和黃昏餘暉。YYY俱樂部還提供接駁車往返伊江港(需預約),以及自行車、電瓶車出租,方便你來去景點。價格方面,屬於島上最高檔的,旺季雙人房每晚約¥15,000~¥25,000起(含早餐Buffet)。愛好浮潛或釣魚的旅客也喜歡這裡,因為酒店可以安排相關活動。推薦給想要有度假村級享受,又希望距離城山等景點開車不超過15分鐘的旅人。畢竟看完夕陽回到飯店,還能跳進泳池涼快一下,這待遇可不是每天都有呢! - Marine House IE Island(マリンハウス イエ アイランド) – 溫馨實惠,潛水友善
接下來介紹一家價格中等、氣氛溫馨的旅宿——Marine House IE Island。它其實是一間結合了民宿和簡易飯店風格的家庭經營旅館,就座落在港口往北約6分鐘車程的小丘上。我第一次住就是選這裡,因為口碑不錯又提供每日早餐。Marine House有幾棟平房式客房,外觀有點簡樸,但房間內乾淨整潔,設備齊全還附設小冰箱和獨立衛浴。老闆夫妻非常友善,還會說些英文,對旅客照顧有加。他們早晨提供的日式家庭早餐特別棒:有當地種的花生豆腐、小魚乾、味噌湯等,讓我元氣滿滿開始一天。Marine House最受潛水客歡迎,因為附近有著名的「オホバ礦洞」及幾處浮潛點,老闆自己也是潛水教練,可以安排海上活動。一樓交誼廳擺滿了水肺潛水裝備,晚上潛水客們在那聊天看海照片,非常愜意。從Marine House開車去城山不到10分鐘,而且它緊鄰尼亞提亞洞(ニャティヤ洞)等景點,地理位置適中。價格約每人每晚¥6,000~¥8,000含早餐(旺季有不同方案)。推薦給預算中等、喜歡和在地旅宿主互動的旅人,也非常適合喜愛浮潛潛水的朋友入住。雖然沒有豪華設施,但那股親切的島嶼人情味,讓我退房時真有點依依不捨呢! - 民宿 かりゆし(Minshuku Kariyushi) – 在地風情,經濟實惠
想體驗在地人的生活嗎?快來試試伊江島的傳統民宿吧!其中好評最多的就是「かりゆし民宿」(Kariyushi Minshuku)。「かりゆし」在沖繩語裡是吉祥、幸福的意思,住過的人都說這名字取得真好,因為在那裡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和家的溫暖。這家民宿由一對親切的沖繩老夫婦經營,位於島中心偏北的位置,走路幾分鐘就有雜貨店和公共巴士站,生活機能方便。民宿房型很簡單,有日式榻榻米房和西式床房可選,共用浴室衛浴,但都維持得很乾淨。我沒住過但去拜訪過朋友入住時的房間,發現雖談不上時尚,但收拾得井井有條,床單也有陽光曬過的香味。重點是老闆娘的服務實在太貼心了!有住客評論說抵達時像家人般迎接,還倒上熱茶解渴;早晨提供的早餐豐盛美味(常有老闆自己捕的海魚和手工小菜),吃不完還幫你打包。對於拍照發燒友,民宿老闆很樂意分享島上的秘境和最佳拍攝時間,我朋友就因為問了老闆,才知道島上某處可以拍到「城山戴夕陽」的遠景,收穫滿滿。價格方面,超級平價:一晚住宿約¥4,000左右(含早餐,有的方案含兩餐也不到¥6000!)。這對自助背包客和希望節省預算的旅人來說真的很友好。當然,如你習慣飯店的獨立衛浴或高隱私空間,民宿可能會稍嫌不便,但若能接受日式家庭房的共用模式,那在這裡的體驗將會非常溫馨充實。推薦給想用小錢深度體驗島上生活、享受在地交誼的人。畢竟跟島民大叔大嬸閒話家常、一同看電視笑談趣事,也是一段獨特的旅途回憶,不是嗎? - 伊江村青少年旅行村(Youth Travel Village) – 帳篷露營,親海星空
對於喜歡冒險和戶外的夥伴們,我不能不提伊江島上的露營選項。伊江村青少年旅行村是一座位於島西南海岸的露營場地。這裡有草坪露營區、簡易木屋(小木屋可以睡人)和公共設施,管理相當完善。營地緊鄰一片美麗的沙灘——伊江海灘,出帳篷就能玩水、望海,晚上吹著海風看星星,相當浪漫。我曾經在夏末時跟一群沖繩在地朋友來這裡搭帳露營BBQ,那晚我們就在沙灘上架起烤肉架烤沖繩AGU豬,吃飽後躺在沙灘聽海浪聲,看銀河橫跨天際,大家一起數流星,真是此生難忘。在這裡拍攝夕陽更是方便到不行——走幾步到沙灘,直接就能架三腳架對著無敵海景夕陽猛拍,前景還有漂亮的海浪、礁石剪影等天然素材。旅行村收費也極親民:自行帶帳篷露營每晚只需幾百日圓場地費(大人¥400,小孩¥200左右),租借帳篷也有提供;若住簡易木屋一棟可容4-5人,每晚¥3000上下。公共浴室、廁所和炊事場都很乾淨,還有自動販賣機和小賣部。推薦給熱愛戶外、攝影又想省錢的朋友——白天環島探險拍照,黃昏在營地沙灘守著夕陽餘輝,夜晚伴星光入眠,這種體驗保證難以忘懷。但要注意露營需要提前向村公所預約許可(繁忙時可能限制人數),冬天海風強氣溫低,不太建議露營,其他季節都很OK。
以上幾種住宿各具特色,你可以根據預算、交通方式和喜好來選擇。總的原則是:如果想看夕陽就別當天趕回本島,在島上住一晚真的值得。更何況伊江島的夜晚和清晨一樣迷人,早起還能爬城山看日出,或在靜謐的清晨沙灘上散步,這些體驗加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而豐富的伊江島旅程。我自己每次都盡量安排過夜,因為捨不得那落日後逐漸閃爍的星空,以及翌日薄霧晨光下的田野景色。希望以上住宿推薦對你有幫助,提早訂房也能避免滿房遺憾哦。等待你的,將是一夜好眠以及第二天滿滿的活力,繼續探索這座美麗小島!🌟🏨
9. 延伸參考資料
想更深入了解伊江島城山及週邊的資訊嗎?以下我精心整理了多個實用的參考連結,包括官方旅遊網站、部落客遊記、景點指南等,讓你在出發前或旅途中都能獲取所需的資訊和靈感:
- 好運日本行 – 伊江島:伊江村官方監製的繁體中文旅遊資訊頁,提供伊江島的景點導覽、交通方式與活動詳情,例如登上被選為「沖繩八景」之一的城山遠眺全島景色等等。
- VISIT OKINAWA JAPAN – 悠閒探索伊江島:沖繩觀光官方網站的繁體中文特輯頁面,詳細介紹如何在伊江島度過悠閒週末,包括渡輪時刻、島上騎馬體驗、百合花祭與洞穴傳說等豐富內容。
- 羽日本 – 沖繩離島幸福的百合花之島「伊江島」:在沖繩長期居住的台灣人所寫的繁中部落格文章,敘述初訪伊江島的經歷。內有本部港船班時刻、島上交通、百合花祭、露營、登城山過程等資訊,內容親切實用。
- 沖繩旅遊專賣店 – 伊江島不只是景色!當地人推薦必去秘境:一家沖繩旅行社的小編撰寫的繁體中文文章,介紹伊江島的隱藏版玩法。涵蓋海底洞窟探險、傳統村落漫步、城山攀登體驗、隱秘海灘野餐、島上美食等,適合想發掘深度景點的旅人閱讀。
- 伊江村公所官方網站 – 船舶運航時刻與票價表:伊江村役場日文官方頁面,公佈往返本部港的渡輪「伊江島」號與「ぐすく」號的最新航班時刻表及票價資訊。欲確認行前船班、預約載車者,可參考此網站資訊(需日文閱讀能力或藉助翻譯)。(進入後尋找「船舶運航時刻・運賃表」)
- Okinawa Nature Photography – Exploring Iejima:沖繩自然攝影英文博客,作者為在沖繩居住多年的攝影師。這篇文章記錄其探索伊江島的經歷,提到島上著名的湧出展望台、百合花祭和城山(Mt. Gusuku),以及豐富的海洋珊瑚生態,是英文讀者了解伊江島的極佳參考。
- Oki-Family 沖繩趣 – 眼睛去旅行:沖繩伊江島一日遊(影片):臺灣人在沖繩經營的旅遊媒體平台,這篇文章附有 YouTube 影片(中文字幕)記錄了一日遊伊江島的精華。簡介文字以繁體中文概述了搭船過程、島上樸實風光、城山頂的360度景色以及湧出海岸等亮點,讓讀者透過影音直觀感受伊江島的魅力。
希望這些延伸閱讀與資源能讓你對伊江島城山有更全面的了解,並為你的旅程提供額外的幫助。祝你策劃一場充實又難忘的夕陽攝影之旅,期待你也能愛上這片迷人的黃昏之島!📚🌅